

腐蝕是金屬在環境作用下自發進行的過程,主要是由金屬材料與周圍環境發生化學或電化學反應引起的。金屬腐蝕現象千分普遍,在相關行業金屬的腐蝕或為重大隱患及控制重點。點腐蝕和縫隙腐蝕是金屬材料接觸某些溶液,表面上產生點狀局部腐蝕,蝕孔隨時間的延續不斷地加深,甚至穿孔,稱為點腐蝕(點蝕),也稱孔蝕。
金屬材料檢測的耐點腐蝕性試驗方法一般選擇ASTMG48方法A—三氯化鐵麻點腐蝕試驗。具體試驗方法:按試樣表面積提供至少5mL/cm2(30mL/in2)容量的溶液。將燒杯移送至恒溫浴槽,并使試驗溶液達到所需恒定溫度。實驗時采用的溫度推薦為22+2C和50+2℃C。將試樣置于玻璃吊蘭架,待試驗溶液達到所需溫度后,將吊蘭架和試樣浸沒于試驗溶液中。在整個試驗期間保持溶液恒溫。用觀察玻璃蓋封蓋試驗容器。合理的試驗周期為72小時,但是,根據試驗者的判斷,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案,取決于被評估的材料。取出試樣,用水沖洗,并在流水下用尼龍硬毛刷擦洗,去除腐蝕物,浸放于丙酮或甲醛中,然后在空氣中干燥。在難于去除深麻點腐蝕物情況下,可采用超聲波清洗。稱量每一試件,精確到0.001g或更高,并保存供檢查。
(1)點蝕多發生于表面生成鈍化膜的金屬或表面有陰極性鍍層的金屬上(如碳鋼表面鍍錫、銅、鎳)。當這些膜上某些點上發生破壞,破壞區域下的金屬基體與膜末破壞區域形成活化——鈍化腐蝕電池,鈍化表面為陰極而且面積比活化區大很多,腐蝕向深處發展形成小孔。
(2)點蝕發生在含有特殊離子的介質中,如不銹鋼對鹵素離子特別敏感,其作用順序為Cl->Br->l-。
(3)點蝕通常在某一臨界電位以上發生,該電位稱作點蝕電位或擊破電位,又在某一電位以下停止,而這一電位稱作保護電位或再鈍化電位。當電位大于點蝕電位時,點蝕迅速發生、發展;電位在點蝕電位與保護電位之間時,已發生的點蝕繼續發展,但不產生新的蝕孔;電位在保護電位以下時,點蝕不發生,即不會產生新的孔蝕,已有的蝕孔將被鈍化不再發展。
1. 確定檢測標準:選用合適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,如產品沒有適用的標準,應制定企業標準作為檢測依據;
2. 檢測費用報價:質檢天下將根據檢測標準及具體項目報價;
3. 寄送樣品:提供合適數量的樣品郵寄給質檢機構,以備檢驗;
4. 產品檢測:付款后依據客戶提供標準和項目對產品進行檢測;
5. 獲取質檢報告:產品經檢測后將出具簽章的質檢報告并郵寄。
文章PDF下載地址:深圳點腐蝕檢測機構,深圳縫隙腐蝕測試單位.pdf
一個工作日加急檢測
7*24小時快速響應
十五年檢測經驗
檢測精準,價格透明
超過百個檢測網點
客服熱線